2008年2月19日 星期二

老悖晦

是書成於2003年,這些人都是孔子去拜陽貨,少帥和老蔣賽跑跑 贏了竟一改前言,對蔣氏大加撻伐,唐德剛師其故技,少帥墓木剛拱 ,來這一記回馬槍,也算投桃報李。
张学良口述历史的圖像張學良在給哥大作口述歷史對張氏姐妹說:「唐德剛,原來我對他很好,後來我越來越看不起他。他其實是個很有學問的人,也無非為了幾個錢,他把錢看得太重了。」(《張學良、宋子文檔案大揭秘》,頁98)這是張派月旦人物前後顛倒的風格又一樁,不可深究。
性格決定命運。張學良的口述歷史後來給一對供職於歌大圖書館館員和東亞所講師的一對姐妹做得四不像,錯漏百出,傳主的性格起了決定性的力量。早在1989年張唐兩人透過劉紹唐和郭冠英居間聯繫首晤於台北,兩人初見不免惺惺相惜一番,照唐德剛的說法是自己在課堂上講了一輩子張學良今日得見本尊,又說張學良讀過了唐主持的《李宗仁回 憶錄》,很想有這樣一個假史家之手秉筆一抒自己半世紀塊壘的機會。
隔行如隔山。少帥以為「寫一部回憶錄,我講你寫,有什麼天大的了不起呢?」這是史家和非史家的認知不同,也種下後來唐德剛果然只是起個頭,復透過黎安友轉由哥大中國口述歷史部接手的遠因。
看人挑擔不吃力。唐德剛拿李宗仁張學良兩人相比比得有趣,李宗仁一刀一槍從李排長幹起,張學良是甫出軍校就帥袍加身的將星,則不免眼高手低,看事不難,不難則失之輕率。
為德不卒,西安事變難道不也是這樣嗎?也不差再多添一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