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喬遷












上禮拜終於見到木石的新門庭,書店在地下室,進入到地下室前的一方小空場還有了庭院造景,很是清幽。除了進門的新書區外,另有兩面牆採雙層滑軌設計,可以容納更多書了。可能因為處地下室的關係,現在冷氣比以前涼很多,沒有一般地下室環境給我的潮濕陰暗感覺。可惜我沒有拍照,下次再補好了。









老闆娘送我一張會員卡,正好第600號,真好。我在木石買的書應該還沒超過此數,就朝這個數字繼續吧。
正面的「關祖章藏書票」圖樣據信是中國最早的藏書票,先是吳興文在琉璃廠尋得的1913年版《圖解法文百科辭典》裡有一枚,後於北京國家圖書館藏的1909年首版《京張鐵路攝影集》又見到一枚。這麼一來,就要比宋淇尊翁宋春舫使用藏書票還要早個二十來年。為什麼是《京張鐵路攝影集》?關先生是搞工程的,在詹天佑手下參與過平漢、京張路興建,中國鐵路史之類的專門史應該找得到他的生平。

曝書亭集

舊書很麻煩,讀的時候從封面到內頁翻起來指尖都感到粉粉的,又怕新舊書混著擺,舊書的衣魚跑遷居到新書去,真的得曬曬。還不能直接對著陽光曝曬,整本書會變形成彎曲狀,線裝書用的棉紙宣紙材質比較軟好像就沒這層顧慮,得放到蔭涼處吸收熱能,最好還有點清風徐徐,無故翻書什麼的。
今朝風日好,現在陽台曬的書:







永康街的「地下階」我從沒進去過,有天傍晚心血來潮逛了進去竟然讓我在書櫃內層翻到這兩冊宏業版的庚辰本,不是我買半套,說是人家拿舊書來時就已經是這樣了,也不知道那個看起來年紀比這兩冊書還小的年輕人說的是真是假,反正一、二冊就是沒有啦,我還又找了一天下午把這個像倉庫一樣的賣場整個看過一遍,只差沒把人家書櫃掀了,沒有就是沒有。那也沒辦法,有一天一定會讓我找著的。
香港红学论文选的圖像
曾堯兄浸淫紅學有年,連這本都有,真神。
是書收錄宋淇、陳炳良、牟潤孫、馬力、曹聚仁、蔣風、陳慶浩等香港學者論紅文章,宋淇的部分如下:
--新紅學的發展方向(以林以亮筆名發表)
--論“冷月葬花魂”
--論怡紅院總一園之首
--《紅樓夢》識小
--戚序有正本《紅樓夢》的始末
--試評《紅樓夢》新英譯
共六篇,對照《紅樓夢西遊記》、《紅樓夢人物醫事考》和《四海紅樓》裡的收錄加上其他散見於紅學文集裡的文章,宋淇論紅的文章算幾乎都讀過了。
红楼梦识要的圖像
只差這本,已經請里仁書局幫我訂書,不知何年何月相逢在夢中啊。











一九七八年上海文藝出版社第一版《論庚辰本》,馮老早年的名作,後來馮其老對於書中某些論點亦做過修正。還沒開始看。
「管四圖」也不知道是哪個大荒山無稽崖的圖書館,真愛蓋,書封內頁老是看到這個章。











《桐花鳳閣評紅樓夢輯錄》
清‧陳其泰 評
劉操南 輯
一九八一年十月天津人民出版社第一版
之前有在新華書店看過《桐花鳳閣評》的影本,太貴了,這本書翻翻就好。











台灣的出版社很愛盜印吳恩裕這本《曹雪芹》,我就買過三本,除了里仁那個客氣點吳恩裕的名字還有掛出來,這個河洛版的連作者都沒寫,書前的小序用第一人稱寫的,不知道讀過這本書的人會不會想這個「我」到底是誰呀。另外一個版本不知道塞哪去了,這三本都在舊書店裡的清倉堆裡翻到的,不是三本一百塊的就是一本三十塊,真賤價,不買一對不住吳先生,再對不住雪芹公。
河洛圖書出版社的老闆叫許仁圖,阿圖這個人有趣,台大畢業的,大學沒畢業就開了出版社,寫過一本暢銷書叫《鐘聲二十一響》,好像週轉不靈還怎樣,違反票據法被關,把牢獄生涯寫成一本書叫《手扶鐵窗向外望》或者《手扶著鐵窗向外看》吧,好像還改編成電影過,阿圖坐那一年多的牢可真冤,換做現在票據法已經沒有刑事責任了自然就不必被關啦。現在阿圖在幹民進黨黨工,之前幹過一任高雄市黨部主委。
太陽暗下來了,趕快收衣服收書去。

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

論攝影

衰翁八十雪盈頭,多事還將幻象留。
杜老布衣原本色,謫仙宮錦亦風流。
孫曾隨侍成家慶,朝野傳觀到海陬。
欲為影堂存一紙,寫真更與畫工謀。

俞曲園和十三姨一樣也算個開通人物,照相術傳來中國未久,國人皆視若蛇蠍猛獸,謂攝影,取魂攝魄者也,獨白頭大儒不作此想,挈曾孫平伯留下合照一幀並賦詩記事,洵為美談。










俞樾的〈春在堂楹聯錄存序〉

關於俞平伯和紅樓夢,目前手上的書只以下幾種:
紅學才子俞平伯的圖像俞平伯的后半生的圖像
傳記兩種,同一位作者,說是俞先生世交後人。
红学:1954的圖像
偉大的領導人親手發動的那場禍事,從此俞先生就要遭罪了。
紅樓夢評論集的圖像
小鬼扳閻王,要不是老毛在後頭撐腰,李希凡和藍翎這兩個小子怎麼就有好大力氣?

红楼梦辨的圖像红楼梦研究的圖像紅樓夢研究(插圖本)的圖像
幾個《紅樓夢辨》和《紅樓夢研究》的版本。
紅樓心解的圖像
有收錄曾載於香港大公報紅樓夢隨筆的《紅樓心解》。
红楼梦(俞平伯校,启功注)的圖像
接下來就是這套了,好想要哦。
大概知道看了許久,行行復行行瓜飯樓我只看了小三十回。

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何處有香丘?

【二十三】
林黛玉與賈寶玉的青春之戀,是天國之戀。表面上看,是地上兩個人的相互傾慕,深一些看,卻是天上兩顆星星的詩意情誼與生死情誼。來到人間之前,這對情侶就在天國留下一段以甘露澤溉仙草的初戀故事,降臨人世後,又演出一場傷心刻骨的還淚悲劇。天國之戀不是神話,而是生命深處的心靈之戀。賈寶玉與林黛玉潛意識中都有一種鄉愁,這種鄉愁便是對初戀的記憶。他們第一次見面,一個覺得『眼熟』,一個覺得『見過』,這就是記憶。他們到達人間的第二次相逢相愛,只是天國之戀的繼續。『木石前緣』與『金玉良緣』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是天國之戀,一個是世俗之戀。林黛玉是天真的,薛寶釵是世故的。如果說寶玉是亞當,夏娃是林黛玉,而不是薛寶釵。

【二十四】
林黛玉常常落淚。他和賈寶玉的戀情從淺處看是悲切,從深處看則是充實。林、賈的愛情是中國文學中最富有文化含量也最有靈魂含量的愛情。他們的每次傾吐每次衝突都可以開掘出意義,特別是用詩所作的交流,更是意義非常。《紅樓夢》中最精彩的兩首長詩,一首是黛玉的《葬花詞》,一首是賈寶玉祭奠晴雯的《芙蓉女兒誄》。林黛玉詠嘆之後,為之『癡倒』、『慟倒』的是賈寶玉,賈寶玉祭奠後為之傾倒的是林黛玉,他們互為知音。這兩首千古絕唱發表時,聽眾都只有一個。林、賈是真正的詩人,他們不知何為社會效應,寧可讓一人之嘖嘖,不求萬人之諤諤。

【二十五】
中國的文人畫把不見人間煙火的『逸境』視為比『神境』更高的境界。但是,通常只知道逸境在大自然之中,不知道逸境也可以在人際關係中。《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和林黛玉的關係極為密切,但是他們的關係卻有一種看不見又可感覺得到『逸境』狀態。他們之間,絕對不談論俗人俗事。不僅放下政治,而且放下社會。世俗的是非究竟,進入不了他們的心靈。他們是個體情感中人,不是社會關係中人。他們倆的關係,是無關係的關係。這種關係的『逸境』狀態,是一種萬物本真契入性情的詩意狀態,連爭吵都富有詩意。

【二十六】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是先知先覺,賈寶玉是後知後覺。王熙鳳等雖極聰明,實際上是不知不覺,即永遠未能對人生擁有根本性的體悟。『無立足境,是方乾淨』,是林黛玉先體悟到的,然後才啟發了賈寶玉。賈寶玉的覺悟是對本真己我的守待。那些勸導他的、熟讀文章經典的賈政、北靜王(水溶)等,誤認為陷入功名利祿世界的自己是本來意義上的自我,以陷阱為大道正道,其實是不知不覺。《紅樓夢》中的人物數百人,屬於大徹大悟的,只有黛玉、寶玉二人。

【二十七】
快樂在自然之中,不在意志之中。在哲學上,『自然』的對立項是『意志』。釋迦牟尼永遠微笑著,因為告別了宮廷權力意志,便得到大快樂。莊子發現自然之道,也得大快樂,連妻子死了,也鼓盆而歌。慧能放逐概念,明白四達,贏得大自在,也是大快樂。陶淵明回歸田園後,也有羈鳥還林、池魚歸淵的大快樂,所以他沒有王維、孟浩然式的惆悵。林黛玉與賈寶玉的的愛戀過程,是林黛玉的『還淚』過程,還淚中有傷感,也有傷感到極處的大快樂。『還淚』是美,不是苦難。『淚盡』是個悲劇,又是一個大解脫。『人向廣寒奔』,林黛玉最後走出被權力意志戲弄的人間,得的是大自由,可惜《紅樓夢》後四十回未寫出這一層。

【二十八】
有對立才有密切。林黛玉動不動就和賈寶玉『吵架』,處處對立,因為她和他最密切。重視他者,才能為愛而焦慮而死亡。沒有對立,一切順乎自然,雖然沒有緊張,但也沒有對他者的承擔。莊子強調自然,要抹掉的就是對立。包括生與死的對立,禍與福的對立等等,因此,它對死沒有緊張,更沒有恐懼。莊子說『其生若浮,其死若休』;『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莊子‧至樂》)。他的『齊物』思想,包括齊生死、齊浮沉、齊壽夭等,在一切對立中采取逍遙(不在乎)的態度。既然沒有生死的界線,沒有此岸彼岸的分別,也就沒有辭世的悲傷,所以他的妻子死了,他照樣鼓盆而歌。賈寶玉對死不是這種態度,他聽到秦可卿死訊時,竟傷心得吐血,聽到林黛玉、鴛鴦死時更是痛哭以至發呆。《紅樓夢》反抗儒教,喜歡莊禪,但與莊子思想並不相等。莊子不相信情的實在,曹雪芹的骨子裡還是相信情是最後的實在。

【二十九】
賈寶玉是賈府的寵兒,天生的快樂王子,未受過任何磨難,缺少對腥風血雨的感受。黛玉則不同,她的母親過早去世,孤苦伶仃,漂流到外婆家後,寄人籬下,被人視為不合群的異端,因此,她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憂患之感。這種經歷使她比賈寶玉深刻,因此,她的詩總是比賈寶玉的詩更有深度。
花開花落,似乎很平常,然而,林黛玉卻真正了解它的悲劇內涵。花朵的盛開只是風霜相逼的結果。鮮花在艱難中生根、孕育、萌動、含苞、怒放。怒放的片刻,恰如加繆(卡繆)筆下的神話英雄西西弗斯,辛辛苦苦把石頭推到山頂,而一旦到達山頂,接下去便是滾落,再接下去又是一番往上推的苦鬥。花的命運也是如此,花開總是緊緊連著花落。可是,落紅化作春泥之後,明年又是一番艱辛,一場掙扎,又是一輪怪圈似的奮戰與毀滅。林黛玉顯然深深地瞭解人生這種無可逃遁的悲劇性。

【三十】
在『生命——宇宙』的大語境中,人只不過是到地球上走一回的過客,詩人更是永遠的流浪漢,不會有固定的立足之地,不會有終極的凱旋門。林黛玉比賈寶玉悟性更高,她更早地悟到這一點,因此,當寶玉寫下禪語『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云證。無可云證,是立足境』時,黛玉立即給予點破:『無立足境,是方乾淨。』林黛玉補上這八字禪思禪核,是《紅樓夢》的文眼和最高境界。無立足境,無常住所,永遠行走,永遠漂流,才會放下佔有的欲望。本來無一物,現在又不執著於功名利祿和瓊樓玉宇,自然不會陷入泥濁世界中。這是林黛玉對賈寶玉的詩意提示。男人的眼睛總是被佔有的欲望和野心所遮蔽而窄化了,賈寶玉雖然也是男性,但他在林黛玉的指引下不斷地放下欲望,不斷提升和擴大眼界。林黛玉實際上是引導賈寶玉前行的女神。

【三十一】
林黛玉真不愧是大觀園裡的首席詩人。她的《葬花詞》,不僅寫出大悲傷,而且寫出大蒼涼。詩中所問,都是摧人心魄的『天問』。『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特別讓人震撼的是問:『天盡頭,何處有香丘?』這是千古絕『問』。天地的始末,生命的歸宿,時間的大空曠,空間的大混沌,全在提問中。林黛玉不僅有陳子昂蒼涼的恢弘,而且還有陳子昂所缺少的蒼涼中的空靈與飄逸。一個弱女子,寫出如此的蒼涼感,這才是生命——宇宙境界。和這一境界相比,歷史顯得很輕,家國境界顯得很小。李清照的『淒淒、慘慘、戚戚』就是屬於這後一種境界。生命宇宙語境大於國家歷史語境,能在生命宇宙境界中飛馳的詩魂,才是大詩魂。
《葬花詞》是一首美麗生命的挽歌,挽歌的一般境界是淒美,高一點的境界是孤寒,最高的境界是空寂。《葬花詞》由低入高,最後抵達絕頂處。

【三十二】
賈寶玉在林黛玉面前顯得很傻很笨,林黛玉的智慧總是高出賈寶玉一籌。但林黛玉卻很愛他,一見如故,一往情深,一路還淚。因為她知道他是一個大愛者,倘若那時基督的名字已進入中國,他一定會知道他就是一個成道中的基督,假如那時她能到西方閱讀文學經典,她也一定會知道他就是尤利西斯似的『偉大的流浪情勝』,從靈河岸邊到三生石畔一直漂流到地球東方的情癡情聖。賈寶玉雖然傻,但各種道理一經林黛玉點撥就通。大愛者有慈悲心,仁慈的胸懷,不僅最為廣闊,也最為通暢,慈悲與悟性是相通的,愈是慈悲,愈容易接受真理,愈容易悟道。愛能打通心靈,恨卻只能堵塞心靈。被仇恨佔據的頭腦,最難開竅。

【三十三】
說林黛玉『多愁善感』,過於平淡。林黛玉的愁,不是一般的愁,而是愁到骨子裡的幽怨;林黛玉的感,不是一般的感,而是深到骨子裡的感。人們都知道林黛玉『愁』,但往往不知道她的愁乃是永遠的情感鄉愁。那遙遠的靈河岸邊三生石畔,是她的故鄉,是她和神瑛侍者的『伊甸園』,她和他共享的是甘露灌灑的乾淨歲月,是生命與天地萬物相融相契的澄明時光。現在落到人間,雖然往日的侍者還愛著她,但卻不能整個屬於她,而且這個人間,到處是冷漠與猜忌的目光,他在此處的生活太不相宜,愈是感到不相宜,鄉愁就愈深,一直深到無窮無盡處。這種被天國的甘露與現實的淚水泡浸出來又深化到骨子裡的纏綿,是柔美的極致。什麼可以和這種美相比呢?似乎只有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才像她。俄羅斯這位天才創造的音樂,是一種純粹的憂傷和刻骨的纏綿,他把人性的至真至柔推向最深處,苦得讓人感到甜蜜,正如林黛玉憂傷得讓人產生出一種難以置信的快樂。

【三十四】
黛玉在《葬花詞》中說:『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最美的花朵,卻最脆弱,最難持久,這是最令人惋惜的。少女之美,是一次性的美,一剎那的美,它是人間的至真至美,也最脆弱,最難持久。感悟到至美的短暫、易脆與難以再生,便是最深刻的傷感。林黛玉是中國最美的生命景觀。她太稀有,太珍貴,根本無法在爾虞我詐的世上存活。這不是個例,蘇格拉底和耶穌也無法活在他們的時代。一個最善良、最珍貴的稀有生命被釘在十字架上飽受苦難。中國沒有空間可容林黛玉這種生命景觀,這是為什麼?《葬花詞》寄托著曹雪芹的夢:讓稀有的花朵、少女能夠長久存活,能夠免受摧殘。
《紅樓夢》悟的圖像
《紅樓夢悟‧上篇》p.17-23,劉再復。三聯書店

劉再復真雪芹知音,真顰卿知己。

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麻將

胡先生打麻將時最喜歡說的一句口頭禪便是:「麻將裡頭有鬼!」
胡夫人上陣幾乎每戰皆捷,所以時以「技術高」自許;胡先生接手則幾乎每戰必敗,所以時以「手氣不好」解嘲。手氣不好,是「客觀實在」使然,是「鬼使神差」的,與技術無關!其然乎?豈不然乎?胡適之是不喜歡邵康節的,但是打起麻將來他的確相信「有鬼」!因為這個「鬼」是他在麻將桌上「小心求證」,證出來的。
除此之外,胡適是絕對不信「有鬼」的。
三分洋貨,七分傳統,頁98《胡適雜憶》‧唐德剛








適之先生驚呼「麻將裡頭有鬼」之際,約莫就是這副笑臉?

一次在背後看他打牌,我忽有所悟。湖氏抓了一手雜牌,連呼「不成氣候,不成氣候!」可是「好張子」卻不斷的來,他東拼西湊,手忙腳亂,結果還是和不了牌。原來胡適之這位啟蒙大師就是這樣東拼西湊,手忙腳亂,搞了一輩子。
再看他下家,那位女太太慢條斯理,運籌帷幄,指揮若定。他正在摸「清一色」,所以不管「好張子、壞張子」,只要顏色不同,就打掉再說!其實「只要顏色不同,就打掉再說」,又豈止胡家這位女客。在胡適有生之年裡,各黨派、各學派、各宗派......哪一個不是只要顏色不同,就打掉再說呢?!胸有成竹,取捨分明,所以他們沒有胡適之那樣博學多才,他們也就沒有胡適之那樣手忙腳亂了。
三分洋貨,七分傳統,頁97-98《胡適雜憶》‧唐德剛
胡適雜憶的圖像
我說唐德老你真能寫還真敢寫,適之先生當年算沒白疼,也沒白食數幾頓江女士的徽州家鄉菜。
其實上引兩段一是引子一是結語。從麻將裡頭有鬼講到胡適的無神論並辯駁哈佛格雷德以《神滅論》質之胡適之宗教觀生死觀,此謂前引。才大如胡氏者貪多嚼不爛又誤上杜威氏「實驗主義」賊船,當年杜氏東來,胡氏不圖分庭抗禮之,竟率一班徒子徒孫頂禮膜拜有之。唐德剛的刀筆當然不在規之而在歸之胡適畢生學識功業。段末引胡適加女客對照其學問心性駁雜之短,兼又掃到一班後學論斷胡適時常落到見樹不見林的缺憾,嬉笑怒罵,機鋒盡出。
我的麻將本事比之胡適一定只有更糟,一定識不出其中鬼怪。有年春節我到偉傑家走春,他家兩兄弟一么妹湊不成牌搭子,拉我下海,我說我不會,彼時方當小六的偉婷告訴我這高三生說:「沒關係,我教你。」於是乎兩高中生、一國中一國小生就這麼湊一桌,四個小鬼年紀加起來大概沒超過人家一個牌鬼的資歷多。既然我的麻將啟蒙是這麼糊里糊塗又又這麼率爾操牌,段數如何自不代言。後來有陣子每到週末我常陪著加起來三百歲有的老頭四個老頭打牌,我也像唐德剛站胡適身後看一樣,終究天分所限,到底牌藝也沒長進也寫不出一本薩孟武的弟弟雜憶。我倒知道粵人打牌十三張,和台灣的十六張又不太一樣,日本則好像對對碰打法。
Mah Jong for Beginners的圖像
日前看到曾堯兄櫃上有這本書,我也像適之先生一樣驚呼連連,只是所驚者異,原來給洋鬼子指引國粹迷津的工具書這麼多,又想曾堯兄約莫不理斯般生活裡觸目除了袋鼠奇異果外盡皆洋鬼子,牌搭難湊,索性也給紅髮碧眼的洋鬼子朋友開蒙,於是也引來曾兄追憶麻將逝水年華一番,是有此記。

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吵死人












一石一畫,聚訟紛紜,lun zheng蠭起,無有寧日。
當購置耳塞式助聽器一,給雪芹公捎去,聽之掩之,任他自便。
Cao Xueqin mu shi lun zheng ji的圖像

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

快意

佩刀質酒歌
敦誠
秋曉遇雪芹於槐園,風雨淋涔,朝寒襲袂。時主人未出,雪芹喝酒如狂,余因解佩刀沽酒而飲之,雪芹歡甚,作長歌以謝余,余亦作此答之。

我聞賀鑒湖,
不惜金龜擲酒壚;
又聞阮遙集,
直卸金貂作鯨吸。
嗟余本非二子狂,
腰間更無黃金璫。
秋氣釀寒風雨惡,
滿園榆柳飛蒼黃。
主人未出童子睡,
斝乾瓮澀何可當?
相逢況是淳于輩,
一石差可溫枯腸,
身外長物亦何有?
鸞刀昨夜磨秋霜。
且酤滿眼作暖飽。
誰暇齊鬲分低昂。
元忠兩褥何妨質,
孫濟褑袍需先償。
我今此刀空作佩,
豈是呂虔遺王樣。
欲耕不能買犍犢,
殺賊何能臨邊疆。
未若一斗復一斗,
令此肝肺生角芒。
曹子大笑稱快哉,
擊石作歌聲琅琅。
知君詩膽惜如鐵,
堪與刀穎交寒光。
我有古劍尚在匣,
一條秋水蒼波涼。
君才抑塞倘欲拔,
不妨斫地歌王郎。

《四松堂集》鈔本‧詩集卷上
適之先生書緣也奇,別人等閒難遇的孤本絕本都讓他老人家年輕時給遇上,當年購得《四松堂集》復刻底本歡喜欲狂,還在書前題文誌其因緣。2006年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按原樣朱墨雙色影印出版,集前收錄馮其老新閱文獻誘引出雪芹卒於壬午除夕新考長文。雪芹卒年究否成定論尚在仁智之間,總是一新消息耳。
這套書要價台幣七千八,實在買不起。買不起難道就看不起?那也不見得。就有些個偏門左道讀讀四松堂集雪芹敦氏兄弟唱酬的詩文,聊過一乾癮罷了。

2008年5月9日 星期五

四十自述

(前略)此石聽了,不覺打動凡心,也想要到人間去享一享這榮華富貴;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說道:『大師,弟子蠢物,不能見禮了。適聞二位談那人世間榮耀繁華,心切慕之。弟子質雖粗蠢,性卻稍通;況見二師仙形道體,定非凡品,必有補天濟世之才,利物濟人之德。如蒙發一點慈心,攜帶弟子得入紅塵,在那富貴場中、溫柔鄉裡受享幾年,自當永佩洪恩,萬劫不忘也。』(後略)
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禮盒五冊的圖像
槍批:卻云: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四十年。
批中又批:的是蠢物,又兼不通;生前死後,倩誰傳我?

2008年5月4日 星期日

腸青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的圖像
重排、橫排、簡字,凡妨礙閱讀三者,一應俱全。
買這種版本的脂評《紅樓夢》大概是蠢貨,偏偏我就是那蠢貨。

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

《李宗仁回憶錄》底塵埃

杰西‧歐文斯事件
我們都知道,魯迪演出他童年中那場糗事的時候,莉賽爾還沒有來到天堂街。不過莉賽爾回想往事時,她覺得自己好像也在現場一樣。在她記憶裡,她也莫名其妙出現在魯迪幻想出來的觀眾之中。其他人都沒有提過這事,但是魯迪補充了許多細節,結果日後莉賽爾回想起自己的經歷時,杰西‧歐文斯事件也成了她故事的內容,就像她親眼見識的事情一樣。
《偷書賊》‧掘墓工人手冊,p50
偷書賊的圖像
當然,古今中外任何歷史人物——尤其是政治圈內的人物——底自述,都有其片面性。它底論斷是極度主觀的。但是一位創造時勢的英雄,對他如何創造他那個時勢的自述,其史料價值究非其他任何間接史料所可比。至於如何在這些第一手史料中去甄別、取捨,那麼見仁見智就要看治史者和讀史者——不論他是個人、是團體或是階級——個別判斷能力之高低和成見框框之大小來決定了。
《李宗仁回憶錄‧下》‧附錄三,撰寫「李宗仁回憶錄」之滄桑‧唐德剛
《史學與紅學》‧傳記文學出版社
原載《傳記文學》第四十七卷第五期
李宗仁先生回憶錄(上/下)的圖像
史學與紅學的圖像
唐德剛受李宗仁託口述歷史,後又經哥倫比亞大學追認為口述歷史部計畫之一,三湊六合人事遷轉竟派生出中、英文不同版本,光中文版就有繁體、簡體版本數種,有些經過唐德剛授權有些則是李宗仁回歸中國後交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輾轉經廣西師範出版,再加上台灣李敖出版社八零年代出過一個唐德剛親自授權的版本後亦派生出身份未詳的桂冠版以及九成九盜印的曉園版,正如唐德剛在〈撰寫「李宗仁回憶錄」之滄桑〉篇末所言,這本書確實有著古怪的版本問題。
容後再秉。

2008年4月24日 星期四

神了

吴兴华诗文集・文卷的圖像
《吳興華詩文集‧文卷》到,再謝過發哥哥一回。
據張芝聯在《詩卷》序言云,吳興華家中有景印版四庫叢書一套,詩文集全都讀過且熟記於心,同事每以叢書考之以為賭,吳興華幾不曾輸過。
以前的讀書人怎麼就那麼牛呀。

瞽者

流傳的蒙古故事是怎麼來的
很久很久以前,瘟疫降臨在蒙古人身上。健康的人逃走了,只留下病弱的人,他們說:「就讓命運決定他們是生是死吧!」病人當中有個青年叫塔爾瓦,他的靈魂離開身體來到冥府,冥府可汗對塔爾瓦說:「你一息尚存,為什麼離開你的身體。」塔爾瓦回答:「我不想等你召喚,我自行前來。」可汗有感於塔爾瓦的甘願順服,說:「你的時候未到,必須回去。不過你可以在這裡拿走一件你想要的東西。」塔爾瓦環視四周,看到塵世一切的歡樂與才能——財富、幸福、笑聲、幸運、音樂與舞蹈。「給我說故事的技藝吧!」塔爾瓦說,他知道故事能喚來一切歡樂。於是他返回自己的身體,卻發現烏鴉已經啄掉他的雙眼。塔爾瓦無法違抗冥王可汗的命令,只能重回他的身體,繼續活下去,只是他成了說故事的瞎子。塔爾瓦終其一生往來蒙古各地,說著故事與傳說,並且帶給人們歡樂與智慧。

John Man,《發現成吉思汗》1.秘史的秘密,p21-22。
發現成吉思汗的圖像
古來中外說故事的人,莫不以瞽叟形象於世。是不是視界的黑暗得讓心智的世界更加澄明開展?
那麼,十殿閻羅或冥府老大都好,誰來為我剜去雙眼,賜予我說故事的技藝。
腐刑太慘烈了,不幹。

2008年4月19日 星期六

老粗

狗肉將軍張宗昌這老粗太可恨了,所恨者不在魚肉齊魯之一端,還出過勞什子《效坤詩抄》,看這傢伙五大三粗,大概是麾下那個不通文墨的師爺之流捉刀。敗壞斯文至此,孔子地下有知怎麼也就不爬出來賞他兩爆栗。



試看這幾首:

效劉邦
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
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

俺也寫大風歌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荒诞史景的圖像
下面這首最絕。

游泰山
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
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轟他娘兮張宗昌,簡直比白居易兮還白居易。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讀書千古事

無慚尺布裹頭歸的圖像

一月二日星期五 天晴
過海到瑪麗醫院黃醫師處驗血,結果與上次相同。在三聯書店買書數種。每月到三聯買一次書,成為生活習慣。所買之書未必能讀。然買時感到快慰。不買如有所缺欠。路上因成打油詩一首:

死壓床頭尚買書,分明浪費也區區。
莫愁死後無人讀,付與乾坤飽蠹魚。
(下略)
《無慚尺步裹頭歸——徐復觀最後日記》

上引徐復觀先生一九八一年新歲一月二日日記,時佛觀先生已罹胃癌常時進行放射線照射治療,距先生一九八二年四月二日於台大醫院棄世,不過年餘。生涯讀書、著書、買書一若於是,後學小子得不勤謹踵步先生?

2008年4月9日 星期三

介壽

老蔣生前我吃過他壽麵拿過他壽桃,所謂壽麵者,蓋每逢「蔣公」誕辰街上舊總兵府署前的閱報台定搭起一個壽堂紅燈高燒壽字據中,所謂壽堂者不過就竹棚子一。重點來了,壽誕正日總在壽棚裡邊壘上十數箱統一麵或王子麵,凡平民百姓到堂前或磕一頭或鞠一躬者輒領回王子麵或統一麵一包,他年或有領受桃著,我所記者只得壽麵,大概一腦門心思都在統一上頭也就記不住那麼多了,實在那時節速食麵是小孩子愛巴物兒,也就不吝於這一磕一跪了,倒也沒想過堂前壽字禁得住我一磕否?
吃人嘴軟,照說吃過人家壽麵我實在不好每提及蔣介石動輒語涉不莊,這豈是對待昔年民族救星世界偉人應有之道,我的自寬自解是壽桃壽麵這等小惠小恩怎好亂了大關節大是非,豈不見介壽堂都改成台灣廳介壽路早成了凱道。再說了個人崇拜搞到這種程度真搞不到萬民歸心也只好來個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種封建餘毒也不用跟他客氣了。正如生前勛名崇隆,死後自然也就罵聲不斷,靈前追思還會兩眼噙淚Nada Sou sou的大概只剩下馬準總統這類受過蔣家大恩大惠的恩庇侍從之流了。
尋找真實的蔣介石的圖像
近覽舊書《徐復觀雜文》四種,佛觀先生早年戎馬後轉攻中國思想史而大發,兼以篤信民主自由之價值,自然與老長官越行越遠,蔣介石沒抓他也算異數,大概徐先生也不至做什麼出格事體來才得放任他晚年卜居香港。當年他辦《民主評論》還是老蔣給出的錢,於是乎見到徐先生憶往每提及老蔣必恭敬山呼蔣公也就不足為怪了。
蔣介石日記寫了五十年,累死一班文膽文丑(秦孝儀除外,陳布雷也除外好了他是自殺的),眼看江山易幟蔣氏醜行恐無法遮掩著個,第三代孫媳趕緊的託了使單佛胡佛所庋藏,約期五十年,二00六年和0七年分別開放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一與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五供學術研究,只是開放也沒全開放,仍有很多事涉隱私的部分進行「技術」處理,所謂技術處理者,就是說這部分現在不好給你看啦,過三十年後再說。既然要開放就全開放這般遮遮掩掩的不免予人諸多揣想,再說了一九四五年以前的蔣介石其實功要大於過一些,除了瑞元無賴在十里洋場的眠花宿柳,糟糠自棄苦追名門這些私生活不免於偉人有白璧之瑕小憾,委實無須這般作張作致。
張學良、宋子文檔案大揭秘的圖像
前此林博文這本書講的只是檔案開放始末的梗概,沒有觸及太多核心命題,楊天石這本日記解讀以主題以事件分,印證早成定論的史料史觀,定較早年秦孝儀那夥子搞的蔣總統嘉言錄或者產經新聞倒譯回中文的《蔣總統秘錄》來得有趣點。
正在看刺殺陶成章一章,晚點說。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奇怪

掠影急流的圖像失去的樂土的圖像
新編二種。
果然〈柏克萊〉一文收錄在《掠影急流》中,是書與《失去的樂土》二種,說是選自《傳統的與現代的》、《文學知識》與《文學的源流》三書輯要編成,依其性質種類重排次第,詳加校訂,頗有增刪,代表作者早年文學思索之意念取捨,感情神色,略無隱晦。《失去的樂土》我還沒找,無法與舊書三種詳加比對,可是為什麼〈柏克萊〉一文並從未出現在前揭三書裡呀。
傳統的與現代的文學知識的圖像文學的源流的圖像
傳統三種。我翻拍的技術好爛,書影都變形了,《傳統的與現代的》等我技術好點再上傳上來好了。
我問過政大書城,楊牧全集竟然沒有出精裝本,這是作何道理呀?

燒襠

據《本草》,胡椒,味辛性熱,具有溫中下氣、和胃止嘔、消痰解毒等功效,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香料。但如今多作為調味品,出現在餐桌上。它作為香料和藥材的作用,倒不怎麼被人重視
。猶如一位作家,不作文,只作秀,久而久之,讀者只記住了他的秀,而記不住他的文一樣。
〈奇怪的贓物——胡椒八百石〉‧長安城鬧虎‧頁16‧李國文
長安城鬧虎的圖像
......。志清為學博大精深,當然是主流中的砥柱。他再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收了以儒家為主、以佛道為副的中心思想。在評論作家和文學作品時,他著重的不是技巧、象徵、神話等表面上的情節,而是作品深處的「感時憂國」和「悲天憫人」的人道精神。儘管他對《紅樓夢》有極高的評價,他仍不免喟嘆:「大觀園實在是多少小姐、丫鬟的集中營。」儘管他認為《金瓶梅》「把那時代『非人的』社會和家庭生活寫得透徹」,他卻引用了現代美國女作家Katherine Anne Porter的話:「《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描寫的生活無非是一連串灰暗單調的日子,偶然給一次性交所調劑。」然後指出:「如果這段描寫對勞倫斯的小說太不公平,大可用於《金瓶梅》上,當更為適合;可是西門慶一家所過的日子,非但沒有給經常出現的性慾上的火爆場面所調劑,反而變得更沈悶乏味。」(下略)
〈秉賦‧毅力‧學問——讀夏志清《雞窗集》有感〉‧更上一層樓,頁81‧林以亮
更上一層樓的圖像
其實,性乃人之本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不必諱言,也不閉將那兩個器官,整天掛在嘴邊。但人類與動物的區別,正是在於對這種原始本能的掌控上。控制得住本能的白行簡,堂堂正正地在他的這篇《大樂賦》署其真名;而控制不住本能寫《金瓶梅》的那位才子,深知自己連篇累牘的猥褻筆墨,下流描寫,其不堪入目,其過份骯髒,與動物發情無異,才把真名隱去,用一個「蘭陵笑笑生」的筆名,遮住那張大概有點心虛尷尬的面孔。
魯迅先生批評《金瓶梅》的性文字,「專在性交,又越常情,如有狂疾」,認為幾近病態。其實,那不是病,是荷爾蒙作怪。
當代作家中,熱衷此道者,屢見不鮮,寫著寫著,就寫到褲襠裡去了。可以諒解的是,在當今物質至上、人慾橫流的環境中,聲色犬馬、酒醉飯飽的作家,出現這種動物式的發情衝動,也是順理成章的必然。
〈中國色情文學的開山作——白行簡與他的《大樂賦》〉‧長安城鬧虎‧頁110‧李國文
中國文人的非正常死亡的圖像
......。楊(慎)和袁(枚),為名清兩代文壇上的重要人物,但聲名並不十分令人起敬。他們多少向玩票一樣,穿上戲裝,過一過古人的癮。這也是中國文人中較為低劣的行徑,尤其是沒有什麼本事,沒有什麼能耐的文化人,更熱衷於假託古人,偽造古籍。
君不見一部《紅樓夢》乎?直到今天,仍舊被一幫老的少的蛆蟲們,弄得天翻地覆嗎?今天發現故居,明天早到墓石,大前天挖掘出脂硯齋。大後天很可能通過DNA查出曹雪芹的遺腹子的遺腹子,現在為大名鼎鼎的紅學大師云云。這種搭順風車,這種借古人之光,這種花不大的力氣,蟻附於前賢而混跡於文學史,這種裝神弄鬼,作偽造假,借殼上市,魚目混珠的種種名堂,成了他們手淫自瀆成癮,難忍難耐難改的惡性病癖。
〈中國色情文學的開山作——白行簡與他的《大樂賦》〉‧長安城鬧虎‧頁116-7‧李國文

抄得累死了,也總算抄到入港了。
我先宕開一筆,王月曹蘭附身一下說個生活小智慧,胡椒可入藥其實不用本草來提點至少我老媽也知道。小時候她給我十塊錢銅板,要我到存仁堂買五塊胡椒,餘下的五塊錢當然不能全算到我的走路工,化個一塊錢買根冰棍解解饞消消暑也是可以的。我問老媽為什麼不到雜貨鋪裡買,老媽有交代,國藥房的胡椒好、香,又便宜。可見我老媽雖然不識字不曉得本草是個什麼東西也還曉得生活花用一切從儉的道理。
連著看了兩本李國文的雜文或說讀書筆記,有點吃不消。我有個朋友很擔心我讀書寫字走上偏激一路,她擔心我好的不學盡學些中國文人的酸氣腐氣頭巾氣,李敖我覺著倒好,李敖這位本家我看倒不太好,大概朋友口中的酸氣就像我前引的這些文字一樣,透著股發酵過了頭的味兒。
要說李國文是有唸過書的,他的學問甚至不比正火的那個品東品西品簫品三國品六朝的易大天來得壞,自然也比那個錯漏百出古語今詮的于小丹來的高明許多,《長安成鬧鬼》裡面提到中國文壇怪現狀我都自動對號想成此二人(以下略三十數人)。可惜人家不待見、讀者不買帳,李國文的詞氣也就越見鋒利、酸氣也就越見衝天。
不信?我再抄一段。

韓愈和皇甫湜這兩位大師,親自登門去看望一位無名小輩,讓我感動。並非我厚古薄今,現在要找這樣虛懷若谷、提攜後進的文壇前輩,還真是難尋難覓。倒不是今天的中國沒有韓愈和皇甫湜這樣的大作家、名作家、老作家。可是,由於他們太忙於炒作自己,太忙於追求不朽,太忙於螢幕作秀,太忙於應酬飯局。更何況所到之處,左有美女作家,右有漂亮女記者,婷婷嫋嫋,我見猶憐,鶯鶯燕燕,春光無限,那雙眼睛忙得不可開交,因此,來不及禮賢下士,顧不上樂於助人,也就只有請大家原諒了。
我始終懷疑,這是不是多年以來中國文壇出不了李賀這樣才華蓋世的文學家的原因;同樣,我也懷疑,這是不是多年以來男過半百,鬍子一把,女已更年,仍在裝嫩,還要頂戴著青年作家這個冠冕的原因。
李賀的最後一句「他日不羞蛇作龍」,寄寓著他對未來的期望和毫不氣餒的抱負。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詩歌成就,其才思之靈動,其文句之奇麗,其創造力之光怪陸離,其想像力之汪洋恣肆,其在詩歌領域中獨開門派的先聲奪人,甚至超越了兩位前輩。
這位天才詩人,死年二十七歲,或曰二十四歲,還不到今天共青團員的退團年齡,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青年作家。由於早年受到韓愈破格的禮遇,並不遺餘力地獎掖鼓勵,因之魚躍龍門、聲聞九皋。看來,一個剛出頭角,尚未崢嶸的後生小子,是很需要有前輩指點和扶持的。確如韓愈在《雜說》中所言:「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就非常有道理了。
時下那些正在奮鬥的,「他日不羞蛇作龍」的,有遠大志向的青年作家,若是指望著寫得未必有上述大師好,但是架子之大、眼眶之高、自戀之甚、熱炒之忙,超過上述大師者,來做你的伯樂,那就無異於一個緣木求魚、守株待兔的傻瓜了。
這就使我們不禁要羨慕李賀的幸運了。
〈李賀與《高軒過》〉‧長安城鬧虎‧頁197‧李國文
王小波全集的圖像王小波全集的圖像
王小波生年自然算不上青年作家,死時也活了李賀有兩倍歲數,他的文壇外一匹狼形象差堪與李賀早夭又才氣縱橫可相比擬,自然要夾帶一下。
抄得長了點了,我先聽個歌回來繼續說。沒閑,我先作個小結。要我說,雖然那個朝代都有些光怪陸離的,就連大唐盛世氣象也自不能免,但一個讀書人耙梳古文如果只是這樣小鼻小眼界,我說這叫做中國文人的非正常酸氣。

2008年3月23日 星期日

逆天

逆中求勝的圖像信任的力量的圖像
三月二十一日晚四姐拿給我這本《逆中求勝》,同晚稍早我在政大書城拿到另一本贈閱的《信任的力量》。對於我這種一路從台北市議員時期看著謝長廷成長的選民而言,裡面沒有我不曾知道的資料、故事,有的是很多泛黃相片,那個年代遠去了,那些人死的死、逃的逃、墮落的墮落,民進黨也不復當年黨外衝撞在一片抓人聲中強渡關山的篳路藍縷。我說,這世道天天在變,變得更好或更糟就不知道了。
幸福台灣
逆風而前‧自東徂西‧徜徉中庭‧北上玉堂‧當風披爢‧直取介壽‧非獨大王之風‧庶人共之可以‧可矣哉!
這個小貼紙就留著紀念這段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逆風的日子。